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日照城乡社区建设“织就”地域色彩(2014年04月11日)
“以前农闲时无事可做就是打打牌、串串门。现在我们可以在服务中心自编自演庄户剧,还可以在一起下棋,业余生活可丰富了。”家住东港区西湖镇小花社区的焦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3月27日,当记者走进小花社区的时候,满眼的葱翠、醒目的宣传屏、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农村。 小花社区只是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角。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日照从2010年开始,分两批选择25个社区,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规划农村社区407个,已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350个,设立社区村(居)委会185个,80%的社区基本建立了组织、服务、自治、保障体系,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社区体制网格基本形成。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既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今年我市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重点,突出抓好社区新建、减负增能等六项重点工作,在去年全市已建成97个城市社区的基础上,主城区将再新建5个城市社区,岚山区、五莲县在完成城市社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各至少新建1个城市社区,每个区县还要选择1个“村改居”社区进行管理服务规范化试点,形成具有日照特色的城乡统一的社区治理服务体制机制。 “社区建设,既涉及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又涉及干部群众传统观念的转变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市民政局局长王智说,“对此,我们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社区建设。” 为加快城市社区的创建工作,2013年我市调整完善城中村改造政策,完成拆迁面积65万平方米,今年又把目标转向青岛路等6个片区改造,从硬件方面保证了城市建设的外延扩张。 在农村,我市把人口规模作为编制规划的重要指标,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结合本地特色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分类指导。在全市规划建设的407个农村社区中,形成了 58个乡镇驻地型、41个村企共建型、151个强村带动型和157个中心村整合型。其中,申家坡社区、金墩社区等社区的发展已经成为结合本地社区建设创新发展的典范。 “将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大网’套‘小网’推动城镇化发展。”王智说道。 此外,为增强社区组织自治属性,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指引下,探索建立了“一二三四五”社区治理机制体制,将权力下放至社区,积极打造1.5公里服务圈,让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体制成为社区建设的突破点。
作者:王宗敏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