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碑廓“三学”消除群众路线教育盲区(2014年04月22日)
针对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大、组织难等问题,碑廓镇创新载体,通过结对助学、课堂促学和典型教学等方式开展学习,努力消除群众路线教育盲区,确保参学“全覆盖”。 携手结对助学 “相恒德是一名老党员,常年在河南打工,路途遥远不说身体还不好,很少有机会参加我们的党员座谈会。我们想通过与您建立携手结对助学的方式开展群教活动,了解他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20日上午10点30分,向阳村党支部书记张守广打电话联系到了相恒德所在的河南省新乡市启明小区城关新村党支部的组织委员郭秀玲。 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召开后,该镇集中开展了流动党员排查摸底工作,采取电话核实、入户登记等形式,对外出务工党员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党员台账,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共计排查出流动党员69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青岛、威海、临沂等地,将排查出的流动党员按支部由村在家党员干部一一结对联系,由结队人全程负责帮助结对对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空中课堂促学 “现在,我们外出务工的党员手机多了一个免费‘爱心套餐’,基本上每星期都能够接收到碑廓发来的文字短信、语音短信等‘红色’短信,不在碑廓也能及时了解到家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能够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碑廓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在临沂务工、回来办事的党员乔辉如是说。 据悉,为确保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该镇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建起“空中课堂”,为流动党员搭建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发放《致全镇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对每位流动党员的手机联系方式进行再次确认,开通流动党员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以“碑廓群教每日谈”为主题开设掌上学堂,打造“指尖上的群众路线教育”。通过基层政务信息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流动党员QQ群等开设“网络学堂”,借助网络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查阅资料、交流经验、互动学习的平台。截至目前,69封《致全镇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已全部发出,并召集7余场远程教育课,邮寄必读书籍138件。 典型案例教学 “走进岚山区碑廓镇西辛兴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头雁领路、群雁高飞’姜成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来,全村党员群众争相干事业、谋致富、争先进,全村发展蒸蒸日上,快速发展。”4月21日上午,全镇党员、干部和部分流动党员在中学礼堂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 《情注人民》。 按照“可读、可学、可做”的原则,该镇广泛开展建国前老党员本色精神和“情注人民—身边的感动”典型教育,并注重挖掘、宣传流动党员中的创业致富典型人物,将他们的事迹材料印发到各基层党组织,制成电教片供广大党员观看学习。通过以身边典型当教材,以熟悉的榜样作示范,鼓励更多的流动党员积极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踊跃回乡创业,不断将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作者:王海凤 赵艳燕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