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呵护碧水蓝天(2014年06月05日)
日照市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共有56项子工程,37.9亿元投资,17个月建设周期。旨在保护日照碧水蓝天而公布的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既彰显了全市上下需要猛药去疴、重典治污的决心,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让全市环保工作力度、关注度空前,形成了“党委政府主抓、工程单位实干、新闻媒体热议、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局面。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调研督察工程进展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建设,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群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同道两次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听取专题汇报,确定了由市政府领导分项包干治理任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杰提出,市政法机关与环保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刑责治污的制度化、常态化,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副市长陈刚多次到现场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和有关部门、企业一起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市监察局、环保局联合下发跟踪督查通知,对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督察,每半年向市政府常务会汇报一次”的督导机制。各区县党委政府围绕全市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结合自身实际,都推出了本辖区的环保整治工程。各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深入解读工程内容和进度情况。 截至目前,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56项子工程中,列入2013年度的30项,已完成27项;列入2014年度26项,已完成5项,其它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保护水源,产业让位于生态 “石材厂搬走了,关停了,水清了,气顺了,出门不用戴口罩了,心头之患没有了!”五莲县街头镇、东港区陈疃镇的民众对于石材加工产业的综合整治无不拍手称快。 饮用水源地上游石材加工业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的头号工程,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日照水库是东港区和岚山区农业用水的命脉,更是日照市区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日均供水27万立方米。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全市经济的发展。而分布在日照水库上游的石材加工业户,布局散乱、企业环保设施简陋、水气剩渣等污染物乱排乱放,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汛期到来,石材废水、锯泥废水随雨水进入河流成为“牛奶河”,对日照水库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此问题,五莲县人民政府和东港区人民政府投资2.625亿元,加快推动石材业入园整治,促进石材业集约生产,实现废水不外排,锯泥集中处置,彻底解决石材废水对日照水库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隐患。2013年11月底,五莲石材产业园外1035家石材加工户已全部关闭。同年12月底,东港区南湖、陈疃两镇191家石材加工户全部关停。符合条件且签订入园协议的石材加工户整合进入五莲石材产业园。到2014年12月底,园内石材企业将全部配套建设污水、锯泥污染治理设施,实现污水“内循环、零排放”。 与此同时,针对搬迁腾出的土地,五莲、东港都在进行相关生态恢复的论证和规划,计划发展高效、低排、低耗产业项目。 为了让水更清,各区县的污水处理厂和湿地工程都已相继建成。据统计,各区县共投资4.026亿元,建设7处污水处理及湿地工程,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促进污染减排,改善流域环境质量。 5月28日,记者在莒县淤泥河人工湿地看到,水生植物栽植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建设人工湿地观光路和观光平台。据悉,该工程是兼具废水深度处理、生态湿地公园于一体的多效益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41公顷。工程投用后,日净化污水可达8万吨,净化后的水质可以作为灌溉用水来源,将起到涵蓄水源、调节水量、补充地下水水源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沭河夏庄断面水质。 猛药治气,年减排万吨烟尘 日照钢铁全面达标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12000吨。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在6000亩土地上密集分布了1300万吨的产能,共有各类烟囱140个,污染物排放集中。为实现达标排放,日钢公司投资15.74亿元,分期分批实施污染治理工程。第一批工程项目投资2.54亿元,实施了16座高炉区域中的8座除尘技改工程、8台转炉区域中的4台转炉除尘技改工程、固废综合利用区域金属化球团成品间除尘系统改造工程。第二批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投资13.2亿元,对烧结、转炉、高炉等配套环保设施进行全面改造。目前,第一批工程已基本完成,第二批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今年年底将全部完成。 华能日照电厂大气污染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分为2#机组脱硝、脱硫增容改造、电除尘提效改造工程,以及3#机组集中供热二期改造工程。 5月20日,记者在华能日照电厂看到,2#机组脱硝脱硫增容改造、电除尘提效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10月底将建成投用。投资2.2亿元的2#机组脱硝、脱硫增容改造、电除尘提效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较现排放浓度分别降低90%、50%、30%。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硫2000吨、氮氧化物5400吨、烟尘200吨。 3#机组集中供热二期改造工程已于去年11月底完工投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年减少小吨位锅炉煤炭消耗量1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2100吨、氮氧化物850吨、烟尘150吨。 在莒县,晨曦化工异味治理工程和浩宇能源干熄焦替代工程也已全部完成,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580吨、氨氮115吨、烟尘500吨,周边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锁住扬尘,还百姓天蓝气顺 5月20日,岚山港区至日照钢厂管状矿石皮带机工程正式调试运行。 该工程总投资3.58亿元,总长度约8.6公里,设计小时运量5500吨,年可实现2000万吨铁矿石的即时无障碍输送。采用先进环保的带式管状输送机,是目前亚洲运距和综合能力最大的带式管状输送机系统。该工程包括上料系统和管带机系统两大部分。日照钢铁公司需用的铁矿石等原料将由原来的汽车运输改为在密闭的皮带圆管内输送,真正实现从轮船卸货直接输送到生产厂区的“绿色运输”。 “既安全,又能减少对道路的损坏,可以消除装料时的扬尘、运输途中的撒漏、运输车辆尾气,以及卸料时的污染。”日照港岚山港务公司矿石公司副经理张光斌介绍说。 据了解,该企业工程启用后,每年可减少粉尘量3万吨,减排汽车尾气氮氧化物320吨。 5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北京路南段,8.5万平方米道路硬化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成,路的东侧还有新建的挡风抑尘墙,向南远眺,笔直宽广…… “以前这条路到处是坑坑洼洼的,逢雨天就像是踩‘地雷’,平时一辆车过去就是尘土飞扬,都不敢开窗子。现在路平了,扬尘少了,比以前好多了!”附近开店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为狠抓日照港粉尘污染治理,日照港集团公司投资6600万元,对北京路南段8.5万平方米的道路进行硬化改造,进一步改善了道路环境质量。同时,投资1500万元,在北京路南段东侧,新建挡风抑尘墙1100米。截至去年10月,两项工程都已完工。 去年以来,我市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协作,形成了扬尘污染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联动机制,城市扬尘污染治理收到明显成效。住建部门对市区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集中整治,加强了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全面启动市区裸露土地整治,限期对城中村拆迁、建筑工地等裸露土地铺设遮蔽网进行覆盖处理。实施了环卫作业网格化管理,新增加洒水车、扫路车等机械设备,每天对济南路等14条城市主干道60公里道路进行2次洒水作业,实现了对城区洒水、机扫的新突破。环保部门在日照港周边建成了2座粉尘自动监测站,清理了19家煤炭、矿砂等堆场,督导40家工业企业堆场采取了苫盖、设置围挡、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 多管齐下,让异味无处遁形 浆纸企业、油脂企业、城市污水的“重口味”一度为市民所诟病。日照市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中,涉及异味治理的达到五项之多,10个月过去了,异味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市区群众反映强烈的异味源之一亚太森博公司,紧靠市区,位置敏感,多年来,臭气污染一直是群众关注度最高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为有效解决亚太森博公司臭气燃烧不完全,漂白尾气碱洗不彻底,污水处理场等无组织排放点源多,设备故障难以有效控制等问题,市政府将亚太森博公司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列入“日照市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 2013年底,亚太森博公司已完成漂白尾气二次碱洗及臭气燃烧系统技改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今年3月,臭气处理工艺优化方案及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臭气污染防控预案已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减少了臭气排放浓度和频次。 同时,为降低污水异味的污染,亚太森博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场二沉池、曝气池加盖密闭工程,污水异味气体经负压收集处理后高空排放,待动力系统优化改造完成后,再将该部分气体引入锅炉燃烧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水异味污染问题。目前正在对一个初沉池进行封闭处理实验,计划10月份建成。 山东新良油脂有限公司、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中纺粮油(日照)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日照有限公司四家油脂企业紧邻市区,生产时毛油精炼、废白土堆存、豆粕烘干环节易产生油脂异味,一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去年3月,市政府对四家油脂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书,四家企业于当年10月底,完成油脂异味治理改造工程,目前仍在试运行。 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在全市开展“生态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今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38天以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十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年、崮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无不体现市委、市政府治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个环保项目必将推动生态日照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作者:夏宗伟 马丹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