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又是一年毕业季— 日照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上)(2014年06月19日)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被称为“更难就业季”。2014届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是否更艰难了?记者先后来到日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驻日照高校展开调查。
   现状一:毕业生留日照工作人数逐年增多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打造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等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我市城市竞争力、吸引力日益显现,高校毕业生留在我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2012年1991人,2013年增加至2384人。
   谈及为何留在日照发展,老家淄博的王帅认为,日照环境秀美,空气质量好,“更重要的日照是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有很多机会可抓。”
   在各种利好刺激下,在我市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多。
   来自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范廉洁学的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学校是全国第一个开设这门专业的专科院校。”自大二起范廉洁就自己创业办起了日照先声网络科技公司。目前正与青岛大学等单位展开合作,开发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社区项目。“物联网项目的前景很好,等拿到毕业证以后还可以无息贷款,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在日照本地的企业中,日钢、威亚等大型企业和韩资企业成为学生向往对象。部分高校与我市的五征集团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促进了学生就业。“好的学生常常供不应求。”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科长沙登阁说。
   我市以汽车发动机为重点的汽车产业链条吸引了大量韩资企业,也为我市韩语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会。据山东外国语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科副科长马先福介绍,韩语系毕业生主要集中的两个城市是青岛和日照,其中有14%的学生留在日照,就业单位有威亚,派沃泰等,17%则去了青岛的韩资企业。
   此外,我市积极为毕业生在我市就业创造条件。将驻日照高校市外生源毕业生和日照生源毕业生同等对待,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招聘、“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招募时,对驻日照高校毕业生不限制生源,在毕业生就业见习和大学生创业方面,驻日照高校市外生源毕业生享受日照生源毕业生一样的扶持政策。
   现状二:技术类专科院校就业情况相对乐观
   “大部分同学都找到工作了,有几个没找到的也多半因为他们眼界太高。”已经签约的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毕业生何鹏告诉记者。记者调查发现,找工作的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一季度,目前很多毕业生大多已经有了工作意向。
   据了解,目前技术类专科院校的就业率相对乐观,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就业率已经达到90%以上。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全市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约 9500个,较去年增长10%。需求数量较多的专业和岗位以机械制造、机电、钢铁冶金等工科类专业和一线操作岗位、普通工种所需职业技能型毕业生为主。
   沙登阁介绍,随着近几年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政策的提出,该校各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目前就业率已达95%以上。
   来自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的何鹏,目前已经被日照华安监理公司录用。对自己找的工作,何鹏很满意:“华安公司在日照监理行业属于排名比较靠前的,虽然目前工资不多,但转正后能达到3000以上。”
   有了前两年就业形势严峻的心理铺垫,今年很多大学毕业生预期减低,心态更为平和。
   王帅是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年前就参加招聘会已经有公司录用,但因为家里有事错过了。目前在日照一家公司做销售,“先锻炼一下能力也不错。”身为学生会主席的王帅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只要有能力,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很有希望。“我准备在拿到毕业证以后,再继续参加几场招聘会。”
   现状三:供需失衡、毕业生就业期望不现实等影响学生就业因素仍旧存在
   我市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战略目标,需要人才智力支持,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影响大学毕业生留日照工作。例如,受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影响,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增加相对缓慢。此外,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学生的就业学校培养教育模式亟待改进。
   曲阜师范大学的艺术院系学生几乎全部选择留在日照,而日照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显然消化不了如此之多的艺术类人才。同时,由于需求不对等,一方面大学生缺少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又普遍面临招工难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求职和招聘的“两难”矛盾?市人才市场综合科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求职者的愿望与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求职者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不相符;此外,许多大学生将目标锁定为公务员、事业单位之类的“办公室工作”,而自己本身又十分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两难”矛盾突出。
   来自驻日照某高校的专科毕业生李同学告诉记者,他从事建筑行业,目前在某公司实习三个月了,发现本应强调实践的专科,有的最多的却是理论知识,“这么说吧,在工地上遇见的问题,有五分之一能用到所学的,五分之四是课堂上没遇见的问题,需要学的太多。”李同学希望能让课堂跟实际工作离得更近一些,“如果这样我们就业以后适应工作的速度就快了,工资也会很快提高。”
   “对高校来说,培养学生的方向肯定是宽的,我们也展开许多校企合作,但全部‘以岗定培’也不现实。”马先福说,这种不现实造成供需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就业不畅。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管什么学历和专业,很多学生还是存在对职业的期望过高,与现实脱节。小张来自日照某职业学校,在被某外企录用后却不愿去上班,“还是觉得在国企或者政府部门工作更稳定和体面。” 


作者:刘玮玮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