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东港法院“三大平台”推进“阳光司法”(2014年06月23日)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古老的法谚说出了司法公开的要义。近年来,东港区人民法院将推行司法公开作为加强司法规范化和促进司法公正的切入点,通过构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推进司法公开全面提速。 “推进司法公开,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地参与司法活动,并监督法院工作,还能够倒逼干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案件质效,这既是基层法院追求司法公正,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东港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义宽如是说。 审判流程公开—— 让司法审判看得见、听得到 两年前,李某因经济纠纷来到东港法院起诉,不知道打官司是个啥流程的他,在该院诉讼服务大厅电子屏幕上公开播放各类案件审理流程的提示下顺利完成了立案,不但如此,大厅里的导诉员还告诉他,他不仅还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在这块电子触摸屏上查询案件进度、点播庭审视频等还可以‘扫一扫’该院的官方微信二维码,实时通过微信与我们进行沟通……” 两天后,李某收到了来自东港法院的一条节点短信,案件承办法官、开庭时间、投诉举报方式等内容都一一告知。 很快,该案件开庭审理,院外LED大屏幕、法院官方微博对案件进行了图文、声像同步直播。“以前总感觉法院很神秘,如何打官司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更是一头雾水,但通过这次亲身经历,感觉来法院打官司很透明,心里也更有底了。”结案后,李某感慨道。 李某的案件只是东港法院每年所办理的一万余起案件中的一例。近年来,东港法院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从案件受理到审结,东港法院将整个审判流程及关键节点都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院内外LED大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多种渠道告知当事人,无需自行联络法官,无需舟车劳顿,当事人及社会公众一旦有问题疑惑,都可通过“指尖”互动或“自助”查询在第一时间了解的一清二楚。 裁判文书公开—— 让诉讼结果事实清、说理明 今年1月1日起,东港区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要求,将除上诉案件、经领导审批不予上网的裁判文书外,全部上传至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上网率达100%。其实,早在2012年底,该院就在官方门户网站专门开辟了“裁判文书”栏目,尝试将生效裁判文书上网予以公示。 为提高文书上网的质量和效率,该院在全市法院率先引进裁判文书制作、纠错、辅助工具系统及上网审查系统,系统自动对文书进行检查纠错、调整格式、隐去信息,有效保护了当事人个人隐私。该院还将文书上网情况纳入法官业绩考核,进一步提升了法官主动公开、敢于公开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东港法院通过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方式不只有“晒文书”,还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该院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友、学生、军人等不同群体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并推行收集“匿名意见卡”“带案下访”“定期回访”等制度,真正拉近了群众与法官的距离,实现了开门纳谏、倾听诉求的愿想。 执行信息公开—— 让案件执行更规范、更透明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为消弭社会各界对执行难的误解,东港法院积极推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先后成立执行服务中心,将执行立案、查询、转办、信访等工作全部整合到一个窗口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 基于执行法官外出办案流动性强的特点,该院还将执行法官信息及联系方式上墙公示,要求法官24小时开机,方便当事人随时联系办案法官,并将执行流程及每一执行节点的办理时限上墙公示,便于当事人对案件执行进行全程监督。 为提高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该院通过推行“执行日志”制度,把每起案件发出执行通知的时间地点、被执行人财产调查结果、采取的强制措施等执行情况,通过短信自动发布平台及电子触摸屏,及时向申请执行人公开。 不仅执行法官信息、执行案件公开,东港法院还在门户网站上设立“执行公开”专栏,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执行标的、失信情形等信息进行曝光,并采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限制招投标等五大措施,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司法越公开,公信力才会越强。”法院要运用好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微博等手段,坚持以公开促公正。”王义宽表示,东港法字今后将以这“三大平台”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力度打造阳光司法工程
作者:张晓燕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