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揭开统计部门CPI的神秘面纱(2014年07月09日)



    近日,从市统计局传来一组数据:1—5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涨幅低0.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商品中,呈“四升四降”趋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0%,衣着类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4%,居住类价格上涨1.5%;烟酒类价格下降3.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3.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又上涨了。
    在日照,一聊起老百姓的日常开销、市场物价,市民的普遍反应可能就一个字:高。包括吃饭、穿衣、住房在内的生活必须品,全都可以用价格高来形容。
    但是,再回头一看统计部门每次发布的CPI数据,价格涨幅总体变化却不很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CPI数据不够真实,还是我们的惯性认识有偏差?
    本期的“数说发展”,我们就带您一起走近CPI,听听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与CPI有关的故事,学学CPI价格资料的收集和确定方法,看看CPI的计算过程,当然还得寻找一下我们的感受与公布的CPI数值不一致的原因。
    在我们揭开CPI的神秘面纱之前,必须先得弄清楚,到底什么是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价格资料的收集和确定
    调查点和调查商品及服务的种类、具体规格品是怎么确定的?采价需要遵守哪些原则?采来的价格上报到了哪里?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我特意请教了市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孙正林。
    据了解,CPI价格资料的收集和确定首先要从抽选价格调查点开始。首先,市统计局将各种类型的商场(店)、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分别以人均销售额、成交额和经营规模为标志,从高到低排队;然后,依据所需调查点数量进行等距抽样,并结合大小兼顾及分布合理的原则抽选。目前我市在老城区、石臼、新市区共选择130余个经营比较规范、商品种类齐全、调查样本有代表性的商店、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作为价格调查点。同时,根据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中选择了262个基本分类。每个基本分类下设一定数量的代表规格,有600多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代表规格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价格调查点每年的12月根据实际情况可作一次调整。
    孙正林介绍,市区每个调查点都有固定的价格调查人员和临时调查员按统一规定进行价格收集工作。调查点确定以后,价格调查人员就要按照规定时间对选定的商店、市场和服务网点的商品或服务价格,采用“三定”原则进行收集调查登记,即定点、定时、定人直接采价。
    “定点”即固定的调查商店和农贸市场,以保障价格资料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定时”即在固定的日子和时间来采价,这是保证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在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定人”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固定调查人员去调查,这是为了避免因调查人员的频繁变动而引起的人为价格调查误差,保持价格资料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比性。
    据了解,实际采价时工作人员还将遵守以下原则:统一规格品的价格必须同质可比,即产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进行比较;如果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应调查采集实际成交价格;短期促销活动不列入采价范围,也就是商场节假日、店庆日、双休日打折活动等不列入采价范围,一般打折活动超过一周才列入采价范围。
    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较频繁的商品(如鲜菜、鲜果、肉、鱼、禽、蛋等鲜活食品),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一般性商品每月调查2—3次价格。调查员每次将采集的价格资料现场通过网络直接上报给省调查总队数据库。同时,本队价格调查负责人通过网络平台对所有调查员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如有疑问直接联系调查员现场核实。经过逐级审核后由调查总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数据上报到国家统计局。
◎我们身边与CPI有关的故事
    6月16日上午9点半,市统计局物价调查员孙丽丽在坐了40分钟的公交车后,赶到了石臼农贸市场,这里是她当天要采集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地点之一。
    她先将手机打开,然后登录到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中,接着确认输入,“好了,这就等于开启了GPS定位了,国家和省统计局现在能看到咱们了,跟紧我,别丢了哦”,孙丽丽开玩笑地说,于是,我跟着孙丽丽采集物价的体验正式开始了。
    我们最先来到了猪肉摊前,“精肉多少钱,五花肉多少钱?”孙丽丽开始问价,“精肉13,五花11”一名老板这样回答,我们又走到下一个猪肉摊前,孙丽丽重复询问精肉和五花肉的价格,在问了三个肉摊后,孙丽丽在手机数据采集“精肉”一栏中打上了数字“13”元,她告诉我,在采集某一商品的价格时,通常要询问三个摊位,有两个摊位一个价格,就采用这两个一致的价格,如果三个摊位的价格有所不同,那么就取其中间值。
    我们又来到菜市,“西红柿多少钱,茄子多少钱,芸豆呢?”孙丽丽继续询问价格,在听到老板的回答后,我赶忙在采访本上记下,虽然我的速度已经很快,但是还是赶不上孙丽丽问价的速度,再看看她,完全不像我这般匆忙。在问过三个菜摊的多种菜品后,孙丽丽不慌不忙地在手机上输入了价格。我很好奇,这么多价格,她是怎么记住的?她调皮地看着我:“要是让你每五天来采一次价格,你肯定也会像我一样。”
    我们继续向前走,路过其中一菜摊前,老板热情地跟孙丽丽打招呼。这位老板姓魏,莒南人,在石臼市场卖菜已经有21个年头了。每天凌晨两点,老魏都会准时开着自己的那辆小货车去金阳市场进货,所以他通常能拿到最新鲜的蔬菜,也能最感知菜价的点滴变化。“这几天菜价涨了不少,小白菜昨天我卖才2块钱一斤,今早拿货成本价就2块5一斤,芸豆前两天是5块钱3斤,今早拿货是2块6一斤,回来我卖3块……”老魏列举了不少涨价的菜品,孙丽丽认真听着,时不时记录着。
    随后,我们又依次采了鸡鸭羊肉、海鲜、水果、鸡蛋等人们日常生活需求量最大的各类食品价格。
    从2013年1月开始,孙丽丽接手了石臼农贸市场物价采集的任务,每隔5天,也就是像农历“逢五排十”日照人赶大集一样,孙丽丽都会准时出现在石臼市场采集价格。她说这叫“三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人”采集价格,这是咱们市包括她在内的6名物价调查员(采价员)共同遵守的工作准则。除去石臼市场,孙丽丽还负责市直机关幼儿园、联通公司、数字影院、火车站、出租车公司、酒店、粮店等24个单位的物价采集工作,涉及8个大类、120多个品类、300多个代表规格品,一个月内,她有14天是穿梭在市区商场、超市等调查网点进行价格采集。 


作者:秦钊 通讯员 孙正林 来源: 黄海晨刊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