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莒县“和谐边界”从何而来(2014年08月09日)


    创新边界管理思维,莒县会同周边7个县(市、区)探索建立了平安联创、经济联发、文化联谊、公益联做、生态联建边界“五位一体”联动机制,维护和促进边界地区和谐安宁、繁荣发展。
新定位破除观念“壁垒”
    目前,莒县共有7条县界,界线总长度537公里,涉及16个乡镇、184个自然村,有村民3万余人,涉边乡镇占全县80%。特殊的地理位置,观念上的“壁垒”和行政上的分割,加上资源权属纠纷、经济发展能力差等不利因素,使边界村镇往往成为发展的边缘,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利用。
    对此,莒县县委、县政府认为,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树立“边界兴则莒县强”的“一盘棋”理念,把加快边界地区发展提升至兴边强县的重要战略地位,以边界地区振兴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共同发展。根据这一思路,莒县积极探索新途径,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边界“五位一体”联动机制,维护和促进边界地区和谐安宁、繁荣发展。
新模式实现“共建共享”
    矛盾纠纷突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是影响边界地区发展的主要症结。莒县以此为突破口,加强与相邻区县的沟通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富民兴边。
    该县以平安联创为抓手,完善治安稳定形势联合预警、矛盾纠纷联合排查调处、违法犯罪联合侦防打击等协作机制,确保无重大涉边突发事件、治安案件发生;结合土地集约经营、矿产资源开发等经营性活动,与周边区县积极开展经贸洽谈、项目对接等经济合作,形成经济共同体,形成经济联发;立足边界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风俗文化相近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展、民俗文化展、地方戏曲巡演、民间体育比赛等活动,促进边界群众互相了解沟通;同时,双边成立了边界公益事业互助协作组织,发挥双边(多边)资源优势,共建共享。
    在生态联建方面,该县与相邻市县区加强团结协作,坚持“属地负责、分清责任、联动执法”的原则,加强环境污染防治,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案件移交等形式,妥善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合力推进生态环境的共防、共治、共保。
新格局加快“兴边富民”
    前些年,由于在基础设施投入上采取“单打独斗”,造成乡村之间的“断头路”“干旱渠”和通讯“盲区”。近年来,莒县连同周边区县共同建设边界“富裕路”26条、460公里,架“连心桥”7座,治理“同心河”8条,修筑“友谊坝”11座,设立移动通讯塔50个,风力发电站109个,设边贸市场8处,边界地区呈现出“同饮一条河、共护一座山、同读一所校、共行一条道”的共谋发展大势。
    同时,本着立足资源,依村就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的思路,该县有针对性地培植双边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点,推行差异化发展,在边界地区呈现出经济协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农民收入“四多”现象。目前,已成功开发大型旅游合作项目5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76家、建材企业19家、养殖业138家,发展大姜、绿芦笋、食用菌等农副产品25万余亩,仅莒县受益群众就达2.7万人。 


作者:刘江雪 张建锋 于彦伟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