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公路承载文化魂 文化助推公路梦(2014年09月09日)


    早在2002年,日照市公路局就开始在工程建设、公路养护、规费征收、路政管理以及文明行业创建等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公路文化,通过10多年的积累、筛选和凝练,形成了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日照公路文化体系”。从2011年以来,建设“文化公路”已经成为日照市公路建设最为突出的亮点,市公路局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公路文化理念也逐渐从“公路文化”向“文化公路”转型,沿着“扎根公路土壤、融入先进理念、体现地域特色、呈现个性元素”的文化公路建设思路,紧扣建设“莒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三大文化公路的战略目标,遵循“载体多样、投资多元、内容多彩、功能多用”的“四多”原则,突出“有语言、有灵魂、有个性、有品位、有故事”的文化公路“五有”特色,按照“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建设步骤,通过公路绿化、美化以及其他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市境内国省道、高速公路沿线和服务区,建设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有特色、有影响的雕塑、浮雕、壁画、文化石等文化景观,建成了一系列公路文化墙、文化主题公园,并大力发展和弘扬“祥路碧海”绿茶文化,初步打造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日照“文化公路路网”,使群众出行体验到“愉快的旅程、美好的回忆、视觉和文化的盛宴”。
    深厚底蕴,久远传承——— 展示源远流长的“莒文化”
    “莒文化”即莒地历史文化,久经沧桑,底蕴丰厚,是古老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日照局注重把握文化脉络、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通过建设各类文化景观来充分展示源远流长的“莒文化”。
    在206国道,莒县局突出“莒文化”主题,修建了由42幅浮雕构成、长约300米的公路文化墙,设置“莒国文化、路畅和谐”、“文化公路”等景观石,其中以出生于莒县的中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名将乐毅等人的历史典故为脚本,充分展示了莒县悠久的历史人文;在220省道,东港局以地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主题,建设了“日照农民画”为内容的千米公路文化墙,除了展现春耕秋收、采桑捕鱼这些鲜活的农民生活与劳动场景外,还将历史名人姜太公的传说、海洋生物、黑陶文化融入画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乡俗乡韵;在日兰高速莒县服务区南北两区分别建成《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和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两座大型立身石雕像,体现了在莒文化孕育和影响下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在服务区回廊,分别设置两城黑陶、日照农民画、日照绿茶展厅和大型版面浮雕“浮来山银杏树”,将日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一一呈现。
    文化若水,润物无声——— 积淀壮美辽阔的“海洋文化”
    曾经,海洋奠定了日照发展的基石;而今,海洋代表了日照发展的未来。日照——— 这座年轻的中国最美十大海滨城市之一,168公里的天然海岸线,得益于海洋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城市特色鲜明,“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了壮美辽阔的“海洋文化”。
    沿着靠海而建的沈海高速一路疾驰,当你驱车从江苏段进入山东境内,最先见到的是路两侧江南园林风格、蓝顶白墙的小楼,蓝色、白色与周围的绿植互相辉映,整个画面显得那样清丽生动。这里同时驻守着苏鲁收费站和鲁苏收费站的干部职工,两个不同录属的收费单位在繁重的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里是南方水果、蔬菜进入北方的主要交通要道,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免征政策,在鲁苏站安装了山东省第一台绿通自动检测设备,每天检测绿通车辆500余车次,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路走到沈海高速日照服务区,这里精心打造了海洋文化展厅:迎面而来是日照蓝天、碧海、金沙滩的巨幅海景写真;抬起头,看到的是天花板上一只只海鸥展翅飞翔,仿佛置身于辽阔的海边;两侧悬挂的红色吊灯更是设计新颖,以日照农民画为体裁,有撒网捕鱼、有满载而归、有群鸭戏水等,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特色;大厅的四周悬挂着航空海、望海广场、海上碑、九仙山等日照风景旅游点,在广场还建成了海洋生物“鲳鱼”雕塑,既展示了海洋文化,又蕴涵了日照公路事业昌盛兴旺、不断发展壮大的寓意。
    驶入日兰高速公路,路两侧“海洋生物”“水运项目”群体浮雕墙和“筑路先锋”雕塑,将海洋的气息与路面的伸展自然融合;水泥护坡上点点白帆、海鸥翱翔、绿色的水上运动剪影生动丰富,再加上几个收费站匝道圈内摆设的“祥路”“梦之路”“蓝天碧海、畅美高速”等主题景观石,从多元化的视角讲述了日照风光旖旎的海洋文化,让旅客刚踏入日照,还没到海边,就已倾听到了来自海底的声音,领略了海洋独特的魅力。
    同时,在岚山设计海鸥造型收费站,在日照港疏港高速公路建设了以赛艇、帆船等为内容的“水上运动之都”主题文化墙;深入挖掘涛雒古镇文化、渔家民俗文化和丁肇中祖居文化,在204国道沿线同步建设了公路文化公园和观景亭,在鲁苏省界设置了“大爱岚山、美丽公路”等各类文化景观石,建设了以海洋生物雕塑、沿海民俗民韵和书法篆刻等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特色的公路文化墙,提升了文化公路品味,使公路真正成为凸显人文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大道。
    一路山水,一路美景——— 领略如诗如画的“生态文化”
“ 生态公路”是以尊重生态为原则,结合地理优势、自然风貌和气候特点,把一条路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把一个站点作为一个景观小品来设计,通过绿化、美化将公路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着力打造绿色通道、生态走廊,让驾乘人员充分领略到如诗如画的“生态文化”。
    结合334省道五莲东段地形地貌特征与气候特点,在公路两侧绿化带种植樱花、柳树等景观林木,在公路中央隔离带种植绿篱、月季等观赏灌木,在边坡、边沟外沿种植火棘、迎春花、燕尾等花卉花草,努力建设乔、灌、花、草合理布局,阳生与荫生互相协调,常绿与落叶互相搭配,低、中、高层次分明的经济型、生态型、观赏型“美丽公路”“花园公路”;抓住五莲县潮白河治理的契机,结合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元素,建成百米公路观景长廊,描绘了“水路相依、山水相连、路随景出、景由路生”的美丽画卷;在334省道白鹤湖段,利用“借景、引景、造景、遮景”等一系列手法,建成明清风格的百米观景长廊,安置“山水五莲、文化公路”“祥路连碧海,烟雨伴松风”等景观石,在公路边坡建设观光栈道和憩园,凸显出“赏奇秀山水五莲、品生态文化公路”的设计主题,通过一石一花的点缀,使“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打造出集生态环保和旅游景观于一体的“绿色长廊”。
    祥路碧海,茗茶飘香——— 品鉴清幽淡雅的“茶文化”
    日照是世界茶学家公认的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接近北纬36度,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境内山地丘陵土壤呈弱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具备了南方茶所没有的特点。日照局以打造茶文化为契机,按照“立足公路、体现特色、多元发展、打造品牌”的思路,加强茶文化产业建设,丰富茶文化内涵,把日照绿茶文化融入公路文化,突出绿色、有机、生态等优势,打造了祥路碧海茶叶品牌。
    当您在沈海高速服务区休息时,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你心醉。循香追源,你便会看到一畦畦修剪齐整的茶树犹如一条条绿色长龙,曲折蜿蜒,伸向远方,这就是位于沈海高速日照服务区的祥路碧海茶园。拾级而下,走过柳缘桥,沿着一条洁净的小路,就会来到自助采茶区,脚下的芳草还闪烁着晶莹的眸子,微风轻拂而过让叶片镀上金边,五彩斑斓的观赏茶为绿色茶园添上富有生机的一抹色彩,在这里,您可以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茶园里还设有日照公路茶文化展览馆、品茗苑、“江北第一壶”雕塑、水车,在品茶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茶道艺术和精彩的古筝琴艺表演,隐隐的歌词,古老而悠扬,似乎极为遥远,但却又在邻近,好像是一首首采茶歌在传唱。您不仅可以眺望整个茶园的景色,还可以通过监控视频看到生产车间的茶叶加工过程,生态茶园的茗香使得沈海高速公路日照服务区不仅是能停车、就餐,能观光、采摘、游玩的一个综合性场所,更成为江北规模最大的生态茶生产及旅游观光基地。
    文化因公路而更具魅力,公路也因文化而与众不同。两年来,日照局成功举办了首届 “祥路碧海杯”茶叶技能大赛;在第四届中国日照绿茶节,祥路碧海茶叶有限公司被授予“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荣获“一茶一文化”十佳企业荣誉称号;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中,祥路碧海·日照红荣获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以文化人,路畅人和——— 全力构筑“文化公路梦”
    文化公路,是一种新型的公路,是一个建立在“畅、安、舒、美、优”文明样板路的基础上,体现先进的建养管理理念、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生态文明和人文理念的现代化公路。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服务需求、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日照局结合“文化公路”建设工作,逐渐将文化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公路养护、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综合性服务区等建设中,发挥“文化育人,文明育心”的功能,实现了文化与公路业务工作的“四个结合”。通过雕塑、浮雕、文化墙、文化主题公园、绿化美化等方式,初步打造形成“文化公路路网”,着力打造畅通公路、生态公路、数字公路、文化公路,满足“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多样化需求。今年将重点打造204国道海洋文化公路和334、613省道生态文化公路,构建“一路山水一路美景一路文化”的景观大道;依托高速公路,建设集出行服务、生态休闲、观光体验等多重功能的文化驿站,满足人民群众行路的舒适需求和审美需求,全力助推日照美丽“公路梦”的实现。
    公路文化展示地域特色,文化公路彰显发展魅力。日照局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卓越单位”“全国文化建设百佳单位”“全省公路系统文化建设十佳单位”等称号,连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作者:秦月莹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