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市环卫处积极打造洁净城市环境(2014年09月11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牢记“清洁城市,造福人民”的服务宗旨,立足环卫工作实际,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直接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创新为民服务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环卫工作更好地联系群众、惠及群众。 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美丽 道路扬尘、空气污染、雾霾天气是市环卫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调研、走访时听到的群众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同时,随着生活质量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垃圾死角、“如厕难”等问题逐渐成为市民议论最多的话题。对于群众诉求,市环卫处积极回应,狠抓问题的整改落实。 一是创新思路,深化环卫作业体制改革。将市区150多万平方米的城市道路和12座公厕推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运作,打破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由“花钱养人”向“花钱买干净”的转变,环卫作业质量明显提升。二是密切协调,积极推进市区环卫一体化。先后为市区92个城中村,配建了78座地坑式垃圾收集站、13座垃圾压缩转运站,组建起650多人的村居保洁队伍,实行村居生活垃圾统管统运,较好地破解了村居垃圾收集设施不足、垃圾二次污染等难题。三是纠建并举,狠抓建筑渣土管理。实行了建筑垃圾处置审批、密闭化运输,强化了建筑垃圾源头整治、途中管控,与公安交警、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严格控制建筑渣土撒漏,市区工地出入口硬化率达到100%,冲车设施建设率达到90%,建筑垃圾运输车超载超速、带泥上路、撒漏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四是人机结合,加大机扫洒水作业力度。对市区道路实行了机扫人保、干湿结合,冲、刷、洗、吸优势互补作业,每天1—3次洒水降湿除尘,提高了城市道路清洁度,有效抑制了道路扬尘。 高效化服务让市民生活更舒心 为了知民意、解民忧、求良策,2014年4月14日下午,市环卫处召开了服务单位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结束后,市环卫处立说立行、即知即改。27条群众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得到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服务单位心里感到既惊喜又温暖。石臼路社区居委会书记张永军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建议居然被采纳了:为了提醒路人,不溅污过往行人车辆,环卫洒水车放起了《兰花草》音乐;为了方便百货大楼员工投送垃圾,丽阳路垃圾收集站夜晚关闭时间延后了3小时…… 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市环卫处深入调研,以改作风、强服务、惠民生为工作出发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高效服务。围绕垃圾清运不及时、车走地不净、垃圾运输污水撒漏、垃圾死角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擦亮城市窗口,树立文明形象”集中整治活动;利用“环卫通”、环卫数字监管平台,建立起环卫事件快速处理机制;实行了环卫作业车辆限时限速标准和环卫事件限时办结制,大大提高了环卫快速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 人性化设施让市民生活更方便 结合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市环卫处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等方式全方位查找了问题。公厕、沿街垃圾桶、果皮箱、收集站等环卫设施设置不足便是查找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日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城乡不平衡、偏远路段相对不足的问题,给群众带来了不便。针对这种情况,市环卫处坚持城乡协调、统筹规划,一改“重新市区轻老城区,重主干道轻背街小巷”的形式主义作风,将改善民生放在工作首位,将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与提升城市形象、争创国家文明城市相结合,大力实施了环卫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半年内,相继配套建设了“三位一体”公厕压缩转运站1座、村居社区垃圾收集站、压缩站10座,选址新建公厕8处、改造公厕2座、维修公厕32座,添置更新垃圾桶1000多个、果皮箱500多个,购置洒水车、垃圾压缩车等各种环卫专用车辆16部。 坚持管养并重,强化了公厕“窗口”建设,对管理范围46座公厕进行了全面大检修,完善了导向牌、标示牌、盲道等人性化设施,安装了防蚊灯、防蝇帘,配足配齐了卫生消杀用品,公厕内外焕然一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作者:代英华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