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我市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014年09月25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何利用、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直是我市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产业增速明显加快,文化企业规模快速提升,形成了以印刷发行、报刊、文娱演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截至目前,全市黑陶研发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形成仿制、复制、创新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种;文化产业双软认定企业达1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5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30家;开展2014年公益文化项目社会推介,上半年向社会集中推介了71个内容涉及文化演出、文化活动、文化产业三大类项目。
重点项目加速文化产业集聚
    2011年建成的城市规划展览馆,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特色旅游、商务休闲、档案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是触摸日照历史、品味日照文化、了解日照发展的重要窗口,成为日照城市建设的新标志。
    大项目带动是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我市把文化项目与经济项目相捆绑,突出抓好文化产业项目的谋划、运营,通过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项目,搭建宣传推介平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以文化项目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此外,文化要形成产业就必须进入市场,我市还通过加强资本、产权等市场要素建设,走品牌文化产业的路子,以多元化投资方式和灵活市场化运作。
资源优势转化文化产业精品
    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市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着力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品牌,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着力打造“蓝天、碧海、金沙滩”生态文化品牌和日照绿茶、日照黑陶、日照农民画等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了以王家皂民俗旅游为代表的海滨休闲游、以岚山渔民号子为典型的民间文化、以浮来山五莲山九仙山为代表的山岳文化、水运文化等旅游“名片”。日照农民画被评为“候选国礼”,作为山东民间艺术惟一代表进入世博园中国馆展览;日照黑陶形成仿制、复制、创新三大系列,六个类别300多个品种,我市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黑陶艺术之乡”;全市发展有机绿茶15万亩,新创“春绿”“夏红”“秋乌龙”等特色品牌,日照绿茶被誉为“北方第一茶”,茶文化蓬勃发展。
文化惠民铸造文化产业品牌
    2012年9月,我市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城乡“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实施意见》,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实现全市城乡“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让城乡居民能便捷享受到公共文化场所或设施提供的书刊阅读、影视放映、健身锻炼等公共文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7%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了国家三级以上标准,97%的行政村和新建农村社区建有综合性文化中心(文化大院),65%的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建有文化小广场。
    文化只有走进大众,城市才有生命力。目前,全市建成庄户剧团、文艺表演队400余个,日照“千百重点文化工程”组织培训文艺骨干7200余人次,招募文化义工1000余人,完善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近2000个,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100余场次,培育起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港城之夏”文艺展演、合唱艺术节、农村(社区)文艺汇演、沿海文化线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送戏下乡、文化下乡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激发了全市的文化活力,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孟凡虎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