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入厕风波”凸显景区服务短缺现状(2014年10月11日)
众所周知,近些年,虽然社会等有关方面一再呼吁国内景区要在提高游客接待和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当然包括游客的如厕问题)等方面不断提档升级,用高质量的人性化、优质化服务吸引游客、推进旅游产业、景区可持续发展。 但现实是,包括鼓浪屿在内的诸多景区,一方面“撑死不限客”或不有效限客,敞开口子让游客大量涌入,赚取短时高额的门票等回报;而另一方面,由于进景区游客过多超过接待力和承载量,致使大量游客进入景区后享受的旅游服务质量大为缩水,玩不好、吃不好、住不好,甚或像此次这样连方便,都成为被不断吐槽和投诉的问题。此次鼓浪屿“入厕风波”即是对这些问题的形象典型凸显和再现。这伤害的不但是游客的利益,更是景区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在笔者看来,一些景区“撑死不限客”,不(愿)积极通过有效的改善服务环境的方式吸引游客,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景区门票价格涨得太快太容易。如此,不用多花钱和费时费力,地方和景区依靠“门票经济”就可赚得盆满钵溢,岂还需要或有多少既花钱又费时费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延揽游客的动力? 一次“入厕风波”,暴露出几多旅游问题。如何解决?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第一,要及时祭出法律之剑,严格按照《旅游法》的规定,对旅游旺节等不发布景区承载量、不进行限客预警的景区和景区监管部门进行必要的问责。 第二,要及时改变景区门票管理办法。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办法,通过门票价格的严管,破除景区“门票依赖症”。把包括景区厕所建设供给等在内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配套,以及能否有效满足游客需要作为门票定价或调整的主要依据,实行门票价格浮动管理,优质优价,同等情况下,满足需求服务的可高价,反之则底价;甚至在调价后服务质量下降的,票价也可随之下调,反之则可上涨,倒逼相关景区、地方政府等在不断完善景区服务设施、通过高质量服务而吸引游客等方面想点子、下功夫。
作者:张碧华 来源: 广西新闻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