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看清电信诈骗伎俩 日照公布十余种电信诈骗手段(2014年10月24日)
10月23日,日照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总结了近年来出现在日照的电信诈骗手段,向社会公布。 “电信诈骗”是违法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话和互联网等方式,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编造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虚假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远程操控,骗取受害人向其转账或汇款,非接触式诈骗受害人钱财的犯罪行为。民警总结,出现在我市的常见电信诈骗作案手法主要如下: 以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包裹涉毒”等幌子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以“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群发手机信息或随机拨打电话,以涉嫌“洗钱、银行卡恶意透支、包裹夹有毒品”并已经立案为名义,恐吓你把账户内存款转到其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受监管,乘机转走款项。 2014年5月8日,市民王某接到自称上海市静安分局公安人员,称王某的身份涉嫌洗钱218万的犯罪行为,以调查其银行账户需要交押金为由对其进行威胁恐吓,王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的指令汇款五笔,共计71.5万元。 虚构交通事故、急病等“紧急情况”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交警、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打电话谎称亲属(比如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要求紧急汇款。 2014年6月4日晚,市民路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其侄子的电话,对方说第二天要来看他,次日,对方又来电谎称在路上出了车祸,路先生在凌云附近的农业银行给对方汇去8000元人民币,后发现被骗。 以购车退税或购房退税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房管、车管工作人员拨打电话,谎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他会通过ATM机(自动柜员机)转账退还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如果你按照他的电话指示操作,钱款会被乘机转走。 2014年5月7日,报警人战某称接到一电话,该电话冒充税务人员,称战某的车有补贴发放,用银行卡在自动柜员机上根据对方提示操作即可返还,战某根据对方提示到银行ATM机进行操作,结果银行卡上的15000元被转走。 虚构“绑架”信息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打电话,称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电话中你会听到亲属大声呼救,要求速汇赎金。对方会给提供一个账户,并且不让你挂电话,要求立即汇款,否则会“撕票”等等。 日照王先生在家接到一个未显示号码的电话,称其外孙被人绑架,威胁其不要挂电话,不要报警,否则就不能保证外孙的安全,王先生在电话中听见外孙被殴打的哀求声,信以为真,并按照嫌疑人要求向指定的工行账户上汇去16000元钱后,联系上外孙发觉被骗。 盗用QQ账号,以借款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种植木马等黑客手段,盗用他人QQ后,分别给这个QQ的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有的事先和QQ使用人视频聊天,获取视频信息,实施诈骗时播放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某有限公司会计李某在网上聊天时,其老板的QQ被他人盗用后与之聊天,以其老板的名义骗取李某按照对方要求分三次汇款到对方指定账户,总损失价值人民币74000元。 高薪招工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饭店、酒店等大型酒店高薪招收男女公关、保安”的短信广告。当你打电话报名时,告知到某一地点面试,以面试通过但必须交纳押金、办理健康证等名目,骗取通过银行账户汇款。 市民王女士在某高档饭店附近看到一则高薪招聘酒店服务员的小广告,拨通了单位招工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称要先交部分押金、培训费和服装费共计2000余元,王女士汇款后经核对,方知被骗。 虚构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 犯罪分子以短信或在报刊登载重金求子、婚姻介绍等信息,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买花篮等名义,让你向其提供的账户上汇款。潘某在2013年11月在网上认识一个自称叫钟的男子,对方以谈恋爱为由,以新店开业为由让潘某给其送花篮,骗取潘某53200元。 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获知身份后,冒充某领导(不一定熟悉)谎称在某地出差生病、遭遇车祸、上级领导孩子结婚需要礼金、出国费用不好支出等急需用钱理由,让马上汇款到其指定的账户上救急,事后归还。 2014年8月25日,某有限公司财物人员申女士领导卜某的QQ号被犯罪分子盗用后,犯罪分子冒用卜某的身份与其聊天,并让申女士给一客户汇款38万元,申女士按要求从其公司账户中汇款38万元至客户农行账户中,后发现被骗。 网上“购物、购车票、购飞机票”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上设置“钓鱼网站”,以假冒“淘宝”或提供虚假的网站链接,在受害人操作网银后,乘机盗取网银账号,转走钱财。 2014年6月28日,刘某在淘宝上买了一个电熨斗,后号码为18512209366的电话给其打来电话,称其付款未成功并通过QQ给刘某发来一个支付链接,刘某通过链接网址付款后发现被诈骗,其共计被网上诈骗10443.4元。 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发布超低价出售车辆、手机、电脑等信息,先诈骗货款,再以货物为走私物品被扣等原因,要求补“关税”、“手续费”、“运费”等,实施诈骗。 网络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的信息,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要求按照提示的步骤去做,诈骗汇款。 莒县宋某于5月8日接到一信息,称其手机号已被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栏目后台系统所抽中,中奖12.8万元,苹果公司还提供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后对方提出兑奖需先缴纳押金和定金,并告知一农行账号。宋某随后向对方账户汇款1.8万元。 贷款信息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提供低息、无息贷款信息,当受害人联系时,犯罪分子会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验资款”、“手续费”等,以诈骗钱财;或索要银行账户,层层设套窃取账户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市民李某报警称,其于6月份在互联网上看见一则贷款的消息,后通过对方QQ号与之联系,对方以让他到银行做流水的名义,将其邮政银行卡内的19600元钱转走。 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消磁转款诈骗 犯罪分子发给受害人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的短信,当你电话“询问”时,几名犯罪分子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确定其卡上有资金后,会“忠告”把钱转到所谓“安全账户”内,骗走钱财。 秦某报警称:当日上午10时许,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其银行信用卡透支了40000多元,账户即将冻结。又有一名男子要求其将银行里的钱取出来进行验证。后秦将29000元按照对方的要求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里被骗。 “猜猜我是谁”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说“猜猜我是谁”,让人误以为是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分子会再次给你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钱财。 市民王某报警称:其曾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让其听听是谁,王猜测是宁波的表哥,对方说是,然后说中午来王家吃饭,8点多,王接到该人电话,称在青岛开房被查,需要交罚款,王某信以为真先后汇去2.4万元,后经核实方知受骗。 以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以帮助选股票、买股票要付酬劳、收益分成为由,骗取汇款。 2014年4月17日,张女士报警称:其丈夫在上网聊天时加入了一个名叫“老钱庄牛股交流群”的QQ群,该群内有很多会员之间聊天都提到近期炒股赚很多钱,群主推荐其丈夫交10000元钱入会,并承诺每十个交易日为其提供三至五支牛股,其丈夫心动就到银行给对方汇款10000元,后又汇款8800元升级为机构版会员,但汇钱后对方就将其丈夫的QQ号码踢出该群,其意识到被骗就报警了。 此外,还有冒充军人、冒充黑社会、借种生子、电话充值、购买二手车、“刮刮卡”、代练游戏等级诈骗等等。
作者: 来源: 黄海晨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