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百姓利益大如天(2015年01月12日)
物价是调节市场供求的杠杆,而杠杆的另一端连着啥? 打造微信平台“日照物价”,每天定期发布8家超市和5家农贸市场的近百种民生商品价格; 定价批费,调研先行,对公立幼儿园收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费等标准审慎调整; 2014年10月1日起,将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安装价格由750元/日.立方米降低为350元/日.立方米; …… 件件桩桩,桩桩件件,物价部门为民务实的生动实践,演绎了“百姓利益大如天”的民生情怀。 近年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我市改变过去“重收费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把“稳物价、惠民生、促发展”作为物价工作的主旋律,立足岗位职能,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营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切实增进了民生福祉,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大幅提升。 平台搭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周末一大早,昭阳小区的刘女士准备去医院看望好友。她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上的微信“日照物价”,在“价格查询”栏输入“牛奶”,市区各大超市的纯奶价格立刻全部显示出来。 价比三家之后,刘女士选择了一家价格相对便宜,而且离家又近的凌云超市,买了自己需要的商品,“关注了‘日照物价’微信,可以及时了解到周边超市、农贸市场的价格信息,查询商品价格实现‘秒回’,真是既方便又快捷!”刘女士说。 据了解,公众微信“日照物价”,是市物价局2014年6月上线的价格服务新平台。与微信同步,腾讯微博“日照物价”、新浪微博“日照物价”同时上线。微博微信的开通,标志着日照市价格监测信息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商品查询价格的“秒回”以及公开晒价,价比三家。 该平台对全市150余个监测点、30多种商品类别、1000余种重要商品价格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发布,不仅让商家价格透明,挤掉多余水分,进而比管理、比服务,百姓成为其最大的受益者。通过走群众路线,日照物价部门着力在价格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上做文章,包括微信、微博等在内的价格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只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集涉案物品价格鉴证、交通事故车损价格鉴定、重点征地拆迁补偿价格认证于一体的价格认证综合服务平台,同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依托该平台,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制定了市区范围内存量房房产交易计税基准价格,取消了二手房交易评估收费。数据显示,自2013年12月启动至今,实现增收税款1000余万元,同时为纳税人节省评估费用负担600余万元。 具有切身体会的房产交易人张先生说:“价格认证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件实事,同样的房子一个价,不管有没有关系,这个事办的公平。” 要为百姓分忧,首先就要听民声。以“12358”价格举报电话为基础,集中市长信箱、市长公开电话、“行风在线”及其“网络版”、物价局长信箱等多种民意诉求渠道,将其统一接入举报受理服务平台,做到“凡举报必受理,已受理必办结,已办结必回复”。 据统计,2014年,平台共受理价格咨询1226次、投诉举报案件470起,退还当事人价款191319元,回复率和办结率均为100%。价格举报中心积极高效的工作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已收到多封投诉人的感谢信。 其中一位来自青岛的投诉人在感谢信中写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日照市物价局的电话,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很快落实了我反映的情况,并及时给我进行了回复,并告诉我事情处理的办法和结果。感谢你们为我挽回了经济损失,让我看到了物价部门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 如今,怀揣民生的日照物价,建立起了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三个平台”的建立,体现出浓烈的“民本”色彩。 监管升级,优化营商便民服务软环境 “培训费、报名费、书本费、照相费、学时卡费,这些收费合理吗?”“不仅收费名目繁多,各个驾校标准还不一样。”“哪些是政府定价的?哪些是需要协议消费的?” 驾校收费乱象广受“诟病”,市物价部门果断“亮剑”,对全市13所驾校进行了全面检查。 “让检查组意外的是,各个驾校不但没有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阻拦,反而非常欢迎。”参与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各个驾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个别教练钻空子等原因,造成学员投诉多,给管理增加了负担,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给整个驾培市场抹了黑。 瞄准“症结”,对症下药,市物价部门统一了全市“驾校学员收费标准公示栏”,并设置在驾校收费大厅和其他醒目位置。“公示牌上的收费事项特别细,哪个该收哪个不该收,一看就知道。”正在驾校学车的王先生说。 “亮剑”驾校收费乱象的背后,是物价部门管理方式的深刻转变,驾校收费的“零投诉”,则是百姓对这一转变的真诚点赞。 曾几何时,一提起物价工作,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简单地认为就是查处违规价格行为。“我们要改变这样的偏见,就要改变过去‘重收费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真正把物价职能及时调整到搞好市场监管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上来。”市物价局局长侯佃晓这样表示。 于是,构建价格监管新常态,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的创新举措,应时而出——— 在“清费”上做文章——— 在2013年取消和免征26个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2014年又会同相关部门,降低了我市气象部门和住建部门(城建档案馆)10个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 联合监察、财政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加强涉企收费管理的7条意见,提出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等,对涉企收费进行清理和整顿,等等。 在“治乱”上下功夫——— 对医疗服务、建设、交通、工商等重点领域的“乱收费”问题实行定点检查,坚持对违价问题“零容忍”; 严格落实壁挂采暖炉燃气价格与居民用气同价政策,2014年初责令某燃气公司将违规超出政府定价收取的31.6万余元费用,全部退还用户,等等。 在“减负”上见成效——— 建立免费电量款定期发放工作机制,对全市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每户每月设定15度免费用电基数,2014年初会同相关部门将1251万元免费电量款发放到位;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定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超过5%时,启动联动机制,等等。 这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规划部署,每一场专项行动,把价格监督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不仅优化了营商便民的软环境,更为群众路线增添了新注脚。 作风转变,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原动力 开发区碧海小区业主几乎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由局长带队到小区搞调研,还当面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小区业主代表季先生在“开场白”中感慨,“多年来,这还真是第一次,作为业主我们高兴。” 2013年12月31日,市物价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开发区碧海小区开展物业收费管理调研,并在小区召开了由街道、社区、物业及小区业主参加的座谈会。 “因为管道问题,每到用水高峰,四楼以上的住户就用不上自来水”,直面民生诉求,市物价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不增加居民负担的情况下,于2014年7月彻底解决小区200余户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 “马上就办”的过程,是服务百姓的过程,也是转变干部作风的过程。在“马上就办”和雷厉风行中,干部固有的行政机关主体意识渐渐被冲淡,“阳光物价、民生至上”的思想观念得到强化。 这是一次转变作风的深刻洗礼。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通过交流沟通、培训学习,让服务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心底,充分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 另一方面,认真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坚持做到“法无授权则不为”,并将“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布,从根本上解决“中梗阻”及办事“想当然”的问题。 一系列改变工作作风的举措中,最大的亮点是“定价批费,调研先行”,以前是习惯在办公室“拍脑袋”,现在凡事都要到现场“搞调研”,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开头碧海小区的那一幕。 为回应广大市民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关切,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及收费管理,物价部门在对市区内507个住宅小区、136个物业服务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落实小区物业属地管理、推行业主自治的物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等意见。目前,小区物业服务收费公示的试点工作已经展开。 据了解,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根据调研论证情况,市物价部门先后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20余次,对公立幼儿园收费、五莲山、浮来山景区门票价格,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费等标准进行了审慎调整。 脚踩大地,胸怀群众。如今,对以往少出机关大门的工作人员而言,也已经习惯了天天一线工作法,他们最实际的感受是,变“踩高跷”为接地气,“干工作更有劲头了。” 以公正执法、真诚服务和创新发展三驾马车为驱动,以“转变职能搞服务,管好物价惠民生”为价格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服务政府、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道路上,日照物价人走得坚实而又执着……
作者:孙向阳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