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一场关于PM2.5的生动解读(2015年03月13日)


    “PM2.5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简单小颗粒。除了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外,它还包括由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经过复杂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富集了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各类有害物质。”市环保局科研所所长陈亚琳说,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不是单一型煤烟污染,而是复合型污染,像汽车尾气、有机物等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后,通过光化学反应,都会增加PM2.5的浓度。
    3月6日,市环保局第三会议室内,8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凝听陈亚琳作的题为《大气污染的环境与健康风险》的讲座,这也是该局每周一次的环保大讲堂现场。PM2.5形成机理是复杂的,那么它对人体有什么影响?陈亚琳用具体的例子进行了阐释。她提到,早就有研究证明颗粒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为确保空气质量,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北京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大为改观。根据中美科学家考察结果,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指标也出现改善。
    “这个结果第一次从生物机理上将PM2.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联系在一起。”陈亚琳说,这充分显示空气污染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然而,控制大气污染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降低生活水平?“美国自1970年就施行了清洁空气法,实际运行情况证明:在人口、能源消耗增加的同时,通过控制及改善,美国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国民经济也实现不断增长,达到双赢的格局。”陈亚琳强调,虽然参照美国的方式在中国不一定可行,但是,“我想告诉大家,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污染防控技术的出现,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是现实的。”
    如何减少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污染物的浓度、种类,人体暴露的方式、吸收的剂量等影响因素不同,人体的反应也不一样。”陈亚琳谈到,在雾霾天气下,为降低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市民尤其一些敏感人群像老人、孩子、有呼吸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减少外出,或者在外出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陈亚琳讲解了美国清洁空气法的实施效果,阐释了暴露学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用具体的案例、翔实的数据表明,经济的增长、环境的改善不是矛盾体,只要全民全社会都能参与到环境改善这项事业中,美丽中国梦定能实现。


作者:史树梅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