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解决假期拥堵要先改变短途旅行(2015年04月06日)
只要有超出平常休息日的假期,就会人潮决堤。哪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也是堵到心塞,堵到欲断魂。 今年的清明节概莫能外。清明到东部看海的深圳人会发现,平时40分钟的车程,结果花了4个小时。到下午五点多,大梅沙入园人数就达到3.3万余人。人们不禁感叹是看海还是看人海车海。 大鹏的情况也非常紧张,清明节第一天,大棚相关停车场就饱和,交警对两个景区不得不实施交通管制。接下来假期结束,返城高峰到来,预估又将是堵到令人心发慌。(详见05版) 这样的情状,其实很多深圳人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不是第一回,也不会是最后一回。凡假期必堵,似乎人们将不得不习惯。 这次清明节一个值得玩味的场景是,各墓园的交通情况良好,行车秩序基本正常。清明节的主题是扫墓。在国内的新闻里,到处都是墓园人山人海的景象。深圳能做到墓园交通良好,已属不易。 近年每次清明时分,交警都要布置预案,特别强调墓园沿线的交通管理,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每年也都有清明防堵攻略,交警也会提前发布相关路况以及扫墓出行的提示,更有公交线路的明确信息告知,这些都在客观上给扫墓人群以明晰的心理暗示。即清明当天扫墓是可能会非常堵的,市民出行时,就会在此层面有所考量。比如是否选择公交车,是否对扫墓计划做出调整,刻意规避清明高峰期等等。这些措施有意或无意改变了公众出行计划,公众自觉行为促成了一定程度的缓堵。 但公众对于出游往往没有太多心理暗示,也很少刻意准备规避什么。特别是短途旅行方面,我们容易根据心情做出判断。在短途旅游方面很少有人制订详细的规划,应对天气、交通状况等复杂的局面。 人们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反正就是去很近的地方,所以只需要配备车辆,就有办法迅速解决;因为去很近的地方,游玩的时间也有限,所以特别需要配备便捷的又有行李空间的交通工具出行。这些心理都会促成人们在短途旅游方面选择汽车出行。而深圳短途旅行的景区往往非常集中。更糟糕的是,这些景区公共交通体系仍不够便捷,汽车扎堆当然会造成大规模拥堵。 要想解决假期出行必堵的问题,需要优先解决那些短途旅行者的出行选择。一方面需要在深圳开发更多方向的短途旅游景区,分散人流车流;二是完善现有景区的公共交通体系,让绿色出行有更为实际、便捷的匹配;三是提供更多公共假期,完善年假制度,错峰放假。短途旅游忙碌成如此失衡局面,也说明深圳人是太过忙碌的族群,平时释放的机会不多。提供更多假期,将有效分散人流。 四是让公众改变行为习惯,在短途旅游出行时,也做好出行规划和准备。在经历短途旅游的疯狂拥堵后,公众肯定会大倒苦水,发誓规避假期出行的热门选择。但是有机会出游的人们又是健忘的。下一个假期到来,忘记这次的堵是大有可能的。因此更大规模覆盖和重复强调的假期出行提示也很重要。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他们没有任性出行的可能,随便出去兜个风就要考虑能否经受堵得起的尴尬。
作者: 来源: 深圳晚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