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今年日照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长10%(2015年04月09日)
2014年,莒县的海汇、晨曦等工业企业投资果品、蔬菜、茶叶等农业优势产业,投资总额达7亿元,带动农民“就地”就业20余万户。这种工商、企业等多种资本注入农业,进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形式,是我市探索推进助民增收新路的一部分。 截至去年,我市农民收入已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增速放缓,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双碰头”,农民的种田收入增长空间进一步缩窄,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大挑战。 为此,《意见》对农民增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方案。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等多措并举,确保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财政补贴、资本注入是助力农业发展、助民增收的重要方式。我市继续加大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市财政对农业投入只增不减。但对财政支农的机制有所创新,将减少财政点对点的直接扶持,更多地采取贷款担保、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手段,放大财政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此外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抓好莒县涉水涉地资金整合的试点,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拓宽“三农”投入渠道,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注入“正能量”。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是今年的新亮点。《意见》指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二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农民家庭二三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同时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引进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工商资本来我市投资兴业,扶持农业中小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发挥农村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优势,扶持发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业,年内创建10个省级旅游强乡镇和旅游特色村,争取三年内每个区县建成1—2处集中连片发展的乡村旅游区。扩大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我市将全面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创业培训、科技培训等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建成市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暨零工市场,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长效机制,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便利环境。《意见》还强调,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在帮助农民就业的同时,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好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 此外,今年还将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抓好对130个省定贫困村的扶助工作,培育贫困村特色产业,年内实现农村脱贫人口1.4万人。
作者:刘玮玮 来源: 日照新闻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