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兴民富林“活”出效益(2015年04月20日)
昔日城郊荒土坡,今朝遍地披绿装。 “在莒县龙山高速公路收费站两侧,曾经荒芜的平地如今要冒出新芽,像这样的‘高速绿色通道’总共3700余亩。”3月27日,莒县林业局主任科员刘江山一边介绍着莒县的造林绿化成果,脸上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栽植什么树种?采取哪种模式?怎样才能绿化经济双丰收?绿化环境、活力造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早在去年秋末,市林业局就组织各区县调查研究,着手衔接造林规划。 流转土地、联系苗源,各区县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为造林绿化提供支撑保障。经济林等绿化苗木品种也因地制宜,不断推陈出新,实现着效益最大化、造林活力化。 (一) 从去年开始,莒县县政府为创新造林模式,由政府出资流转农民土地,再将购置的杨树苗分配至每家每户负责栽种,农民除每年定期收入流转土地的费用外,杨树七年采伐期到后的所有经济收入归农民所有。而除境内高速公路两侧的3700余亩林地外,山海西路两侧也有2000余亩的造林面积,这些地块采取的造林模式不同,政府将土地流转后承包给企业大户,企业大户雇佣当地农民造林、管理,农民收取劳务费用,经济收益归企业大户所有。 莒县造林新模式的成功并不是个例,绿化大造林行动开展以来,各区县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造林机制,实现造林活力化,极大地增强了造林的积极性——— 东港区对集中连片发展蓝莓100亩及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每年每亩补助300元的鼓励政策,连补三年;对集中连片新发展核桃100亩及以上的,一次性每亩补助600元;对集中连片新发展花卉、苗木100亩及以上的,一次性每亩补助300元。岚山区对连片发展茶园的每亩补助300元,果树每亩补助200元。莒县把造林绿化投入纳入各级专项财政预算,予以优先安排;特别是在银杏大道和高速公路两侧绿色通道建设中,县乡财政投入1400万元资金对造林土地进行了流转,县乡按照8:2的比例分别承担土地流转和赔青费用。五莲县对“森林通道”建设绿化难度大、难以长久保存的部分路段,土地流转后由政府回收,栽植树木后用作生态公益林管理,每年由政府出资进行管护。对森林通道建设、林果规模片区、500亩示范园和百亩标准化生产基地给予优先奖补,对334省道西段、高管路、汪黄路等“森林通道”建设所需土地租赁、日常管理等费用给予重点保证。 (二) “苗来啦!苗来啦!”3月27日,在莒县招贤镇大铺村袁公河东岸,一辆载满柳树苗的卡车周围围满了前来领苗的村民,大伙儿你争我抢,生怕稍晚一步,树苗就被抢没了。 “这可都是钱呐,现在栽上树,三年之后就能换钱啦!”大铺村一位村民介绍说,手里的土地被政府流转种柳树,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多收入一万多元,这种模式很受大家的欢迎。 原来,莒县招贤镇大铺村袁公河一带水源涵养力严重不足,今年以来,该镇对河堤单侧以里30米范围内全部绿化,选择栽种适合北方气候的竹柳,这种植物每亩可栽植300到500棵,不仅速成,成材率也高,经济效益极佳。“我们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进行运营,今年计划栽植3000亩竹柳,既要加大绿化面积,也要加强生态效益。”招贤镇镇长纪淑霞介绍,企业保底回收苗木,这就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企业和政府签的20年长期单,也保证了土地能够长期绿化,永远见绿。 不仅是莒县,东港区、五莲县等地也在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造林绿化。东港区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在西湖镇润禾现代林业示范基地新建蓝莓基地1000亩,在南湖镇紫驭康源现代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新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500亩,在三庄镇卜落崮流域打造核桃示范基地1500亩。莒县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入造林绿化,大渔水产、大海、恒宝等企业集团先后筹资3亿余元,投资生态造林建设,总造林面积近万亩。五莲县通过进一步实施“森林五莲建设、百年育树”工程,继续组织开展林木认建认养活动。 一桩桩一件件,日照的绿化概念早已不是植树造林这般简单的含义,而是通过政策的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日照的每条绿色大道,都充满无限活力。
作者:蒋月阳 来源: 日照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