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的困境与探索(2015年05月01日)


  中国旅游业已进入散客为主的大众旅游新时代。随着旅游市场日渐成熟,拥有丰富旅游知识、较强自主意识的新型旅游者日益成为主流,他们追求随意性、自主性、体验性,热衷于“自驾游”、“自助游”、“微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新型旅游者和新型旅游方式增加了对目的地的交通、信息、地图、标识等公共服务要素的依赖,带动了消费性旅游公共需求的增长,这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就把“提升目的地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列为实现“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目标的重大举措之一。

  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庞杂,大致可分为旅游基础设施类服务、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旅游行业指导类服务和旅游安全检测类服务四类;就服务模式而言,则包括政府单一供给,政府与市场共同供给,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合作供给等多种。目前,各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视程度不一,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业起步较早、比较成熟的地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比较重视,旅游业刚起步或者相对落后的地区,则相对不足,而且由于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职责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种类、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时代需求,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供需矛盾突出,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够,各地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范围和内容的认识不尽相同,不明确建设主体应为政府还是市场;二是机制不灵,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牵涉到多个系统和部门,包括旅游主管部门、交通、城管、建设、卫生、公安等,往往难以形成高度共识;三是财力不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各地财政状况不一,投入重点不一,有的城市面临无钱办事的窘境。

  三亚的探索,一方面表明当地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也代表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一个方向。政府“牵线搭桥”提供信用担保,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游客后顾之忧,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本。另一方面,各方能够各取所长,降低服务供给成本,这既符合“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也有助于利用市场手段,从源头上打击“非法一日游”活动,维护当地旅游市场秩序。

  三亚的探索,值得更多旅游城市学习借鉴。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一是制定严格、规范的约束机制。政府提供担保、搭建平台,并不意味着旅行社等关联企业能够转嫁责任,相反应当进行严格的制度设计,对违规企业实施“零容忍”,用团体的名誉为旅游企业合法经营划定“高压线”。二是做好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构建“公平”指标体系,考察供给决策;构建“效率”指标体系,考察供给过程,以此形成保障运行的长效机制。三是结合“互联网+旅游”思维。在做好“线下”资源整合的同时,开拓“线上”联络和对接工作,使其真正成为“线上+线下”兼顾,政府、旅行社、社会组织、游客四方共赢的立体化旅游服务平台。


作者:马振涛 来源: 海南日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