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五莲县政协调研组对全县全域旅游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在座谈时,调研组一致认为此次调研时间最长,亮点最多,从2013年五莲县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来,批评的少了,表扬的多了,与以往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调研组指出全域旅游工作“潜力巨大 前景乐观”。

全域旅游发展呈现新局面、新亮点
2013年五莲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打造“县景合一、全景五莲”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全县旅游工作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目前,五莲县已拥有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乡村游培训基地,3个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9个省级精品采摘园,2处市级休闲渔业示范点,400余家农家乐接待户(其中省星级接待户26家)。2014年五莲县被列为全省3个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县之一,全年共接待游客3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6亿元,直接收入2.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25%、34%。今年1-4月,全县共接待游客82.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6亿元,实现直接收入4458.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36%、27%。
顶层设计,领导体制机制创新。五莲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调整充实了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力量,负责全域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相关工作的协调。五莲县委常委会议、县重点工作联席会议、县长办公会议等重要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全域旅游,并对乡镇(街道)全域旅游工作实施单独考核。2015年五莲县委工作会议上,把全域旅游作为全县重点工作列为县委七条工作线之一,明确了机构及职责。五莲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专门的旅游工作机构,积极把全域旅游纳入到本单位全年重点工作中,全域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全面发力,全域旅游特色鲜明。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构筑全域旅游框架。围绕打基础利长远,近年来,五莲县总投资约149亿元的在建、续建旅游项目共47个,涵盖文化体育、古迹修复、休闲健身、温泉养生、水利景观、旅游村镇、宾馆酒店、餐饮购物等多种旅游类型。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约36亿元,其中,潮白河水利景观带、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综合服务区、日照盛世泰华大酒店、五莲山滑雪场、九仙山漂流、龙潭沟水库工程等11个项目完工并运行良好;黑虎山狩猎场、管帅杏石温泉度假村、白鹭湾文创园、莲山人家客栈等项目已局部运行;大青山、七连山等景区进一步提升改造。多个项目填补了省、市旅游资源空白,逐渐形成了登山、泡泉、狩猎、习拳四季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格局。
二是以乡村旅游为突破,繁荣全域旅游市场。以《五莲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积极推动旅游村镇规划,实施“改厕改厨”等乡村环境改善工程。成立了五莲县乡村游协会,塑造乡村游节会品牌,定期培训从业人员,规范从业标准。
三是以宣传营销为重点,拓展全域旅游客源。举办形式多样的节会活动。将2015年确定为“全域旅游宣传营销年”,定期组织县内景区、旅游乡镇、涉旅企业赴周边地市举办全域旅游系列活动推介会。相继举办了“好客山东•五莲贺年会”、2015青岛旅行社年会暨全景五莲推介会、中国•五莲大青山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大赛、第九届杜鹃花节、第五届樱桃采摘节、 “青岛·恣游五莲”品牌推广市民见面会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不断提高五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建设。完善提升了传统网络平台,开展酷旅网“二上线”、泰山O2O会盟等“互联网+”工作。同时,突破传统营销思维,积极开展新媒体营销,利用微信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特点,指导景区和乡镇建立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五莲旅游”、“五莲乡村游”、“五莲微生活”等已成为五莲县有较强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全县已有10处乡镇建立旅游相关微信公众平台,平均每天推送旅游信息10条以上。研发推广了五莲旅游APP平台,目前平台软件基础框架建设已经完成并试运行,下一步将实现与省级移动运营商对接,开通短信群发授权功能,逐步增加短信推送功能。全域旅游已进入全民参与、全面营销的“微时代”。全力突破“二日游”。
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引导五莲县十大旅游景区及九大酒店实现捆绑销售,研发了五莲旅游护照和旅游“一卡通”,实现过境游向过夜游、观光体验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进一步撬动目的地市场、机会市场、二次市场客源。今年以来,全县过夜游游客15.75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游客总量19%,同比增长203%。
部门联动,合力成效开始显现。
全县上下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积极开拓部门职能和全域旅游的融合,人民公园、滨河公园、潮白河综合治理、龙潭沟水库等项目均按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凸显旅游元素,形成“处处是景点”的县域大景区。
一是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各乡镇(街道)将发展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作为重点课题,探索乡村游协会、乡村游合作社、乡村游经营发展公司等先进的乡村游组织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农事体验游、果蔬采摘游,打造了大丰蓝莓、绿丰樱桃、百果谷、三关生态园、裕利蔬菜、世丰花卉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旅游农业项目。
二是积极推进林旅融合。林业部门、各景区结合“森林五莲”“果香五莲”建设,加大景区绿化力度,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提升景区和道路绿化覆盖率。截至2014年底,五莲山景区绿化率达到87%,大青山、七连山、李崮寨等景区绿化率达到95%,景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积极推动东部片区旅游一体化。发挥五莲山景区龙头带动作用,结合东部乡镇生态优势,集中策划东部旅游片区旅游营销、产业布局、资源融合等一体化。2015年第五届“爱樱维”樱桃采摘节打破惯例,采用在绿丰基地设立主会场、在7处镇村设立分会场的形式,同时发力,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四是旅游联合执法体制机制日渐成熟。2011年以来,联合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执法单位,在旅游旺季开展旅游质量监督、执法和安全管理等工作,使全县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至今已累计出动检查人员800人次,各类检查40余次,确保了旅游运营无重大安全事故,投诉答复满意率100%,达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和“双增双零”的目的,有力保障了全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