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旅游 | 房产 | 资讯 | 体育 | 企业 | 图片 | 视频 | 政府 | 政协 | 网上日照 | 渔家乐 | 酒店预订
|港城快讯|
“信得过”的标杆 应该掌握在游客手里(2015年05月26日)
有人惊呼:故宫、颐和园为什么没有入选?其实,不只是故宫、颐和园,北京市的7个5A级景区全部落选,原因很简单:不符合“信得过”标准。以故宫为例,票价已经12年未涨,因此一度获评“良心景区”。即使如此,故宫因不符合“全面实行一票制”,还是无缘“信得过”。 有网友奋力疾呼:应该公布那些“信不过”景区。这个要求显然是有点高了——“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本是一场活动,既然是“创建”,自然只有“信得过”,而没有“信不过”。令人饶有兴趣的是“创建”过程——据报道,“全国30个省区市1801家旅游景区参与了此项活动并签署了承诺书”,这组数字与首批“信得过”景区一一对应。由此也不难看出,只要景区签署承诺书,就能如愿获评“信得过”景区。这似乎也可以解释故宫等知名景区未参与其中的原因:对于知名度欠佳的景区来说,唾手可得的“信得过”牌匾无疑是绝佳广告,但对于成名已久的景区来说,这种广告未必能入法眼。 比如,千岛湖榜上有名,但在年初国家旅游局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千岛湖景区却刚刚受到警告。当时旅游局和好几个部门给的评语是“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无一例外是让人极为“信不过”的,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刚刚因“信不过”遭受警告,千岛湖景区摇身一变就成了“信得过”景区,这到底是景区承诺太简单,还是认证审核太随便? 在旅游市场乱象频频的现实背景中,“信得过”景区不仅具有标杆意义,同时也具有消费指引作用,这恐怕也正是很多景区对此欣欣然而向往之的关键。问题是,如果缺少了足够科学客观的评判机制,“信得过”名单本身是否让人“信得过”呢? 说到底,信不信得过,标杆还是应该给游客来掌握。希望这个榜单不是上一次就管一阵子甚至管一辈子,而是要有常态“退出”机制为佳。
作者: 来源: 扬子晚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