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旅行社为什么不能像景区那样“先旅游,后付款”?(2015年07月22日)


  今年7月初,多家媒体争先报道这样一件事:华侨城股份与阿里旅行·去啊在深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旅游O2O、市场营销、景区门票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创“互联网+旅游+金融”创新模式。

  其中,在景区方面,双方展开“信用游”合作,即游客游玩结束后再以支付宝账单进行结算。这就意味着,未来,游客到华侨城景区游玩,只需携带手机即可完成吃喝游购全程自助式在线操作;从线上到线下,从在线预订到景区消费,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无缝对接。

  据悉,这是今年3月,阿里旅行·去啊推出“信用住”产品后,又与华侨城股份合作,推出阿里旅行·去啊“信用游”产品。

  这是一则看上去跟旅行社关系不大的消息。

  然而,就是这寥寥数语,让旅游法律专家李志轩想了很多。“对比景区‘先游玩,后付款’信用商业模式,旅行社业的‘先旅游,后付款’信用商业模式为什么不能落地实施?”在自己的微信中,李志轩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期盼:旅行社业也能“信用游”

  分析旅行社“先旅游,后付款”难以落地的原因,李志轩认为,缘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100-1=0。即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如果有100项服务,只要有1项服务没有达到标准,其余99项优质服务立即归零。在此种情况下,旅行社收回团款的成本本来就很高,谁又胆敢尝试“先旅游,后付款”呢?

  “景区之所以敢于操作‘先游玩,后付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险可控。比如,景区可以与游客约定,出景区时必须支付门票款;也可以约定,游客出景区大门前,如果没有有效投诉,通过支付宝划拨游客账上的资金,以达到收取景区门票等费用的目的。景区与旅行社相比,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漫无边际,在中国游客诚信有待提升的时期,旅行社操作‘先旅游,后付款’的风险,自然比景区要大得多。”李志轩说。

  风险虽大,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行。李志轩建议,旅行社可以尝试与游客约定单项服务的支付方式,即服务一项支付一项费用,且单独考核。借此旅行社可以降低因游客“失信”而增加的经营团款的风险。

  实践:昙花一现

  实践中,到底有没有旅行社吃过“先旅游,后付款”这只螃蟹?

  答案是肯定的。2013年年初,在上海,全国百强旅行社大通旅游就曾高调推出“先旅游,后付款”,承诺在顾客与旅行社签订合约的同时,无须付款,游玩过行程结束后,满意了再付款。

  除了与游客签订规范性的旅游合同外,大通旅游还为每位顾客出具了一份“承诺书”,包含游览承诺、车辆承诺、用餐承诺、服务承诺,对于顾客关注的问题解释得更为清晰、明确。

  以“车辆承诺”为例,大通旅游承诺,选用出厂在18个月以内的新车,无附件损坏,保持10%的空座率,保证座位空间安排的舒适度。“服务承诺”中,大通旅游承诺启用“快乐导游”品牌服务。因为游客总数有限制,导游得以为每位客人提供精细服务。

  在操作规范上,企业有严格的内控标准,遵守《快乐导游行为准则》并根据内测标准进行测试。“游览承诺”中,承诺不缩短景点游览时间,绝不在实际游览过程中增加购物点,让游客享受更加宽松的旅行体验。

  据时任大通旅游相关负责人何一伟介绍,他们的工作甚至细化到了菜单菜品。“这餐在哪吃,吃什么,有哪几道菜,都会事先告知游客”。

  当年的3月16日,大通旅游的“先旅游后付款”模式——总共四项承诺、12条细则,率先在“无锡灵山大佛、丽星温泉、希尔顿尊贵二日游”线路上试点。

  据介绍,3月16日的灵山私属团本来约定游客在旅游团结束后的3天内付款,但不少游客在回程的车上就向导游表示,这次旅游体验很满意,并且建议当场就把旅游款结清,省却再去门店付钱的麻烦。“接下来,我们每周都会有1条短线发团。”何一伟曾这样承诺。

  对于李志轩今天的困扰,当年何一伟是这样解释的,“这其实并不是大通脑袋一拍,灵光一现想出来的,而是大通长期以来力推旅行社服务转型中的关键一环。继2012年的快乐导游之后,这次‘先旅游后付款’产品及模式的研发是大通提升旅行社组团服务的全新尝试,也是为旅行社服务转型做准备,更是为了赢取游客的口碑”。

  而当年,也有业者这样解释大通旅游首战成功的原因,“大通在‘烧香团’开始推行这种新模式,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否适用于普遍推广,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时隔两年,检验的结果如何呢?记者于近日多次联系大通旅游,得到的却是这样的消息:大通旅游原来的媒体联络部门已不存在,今天的大通旅游没有和媒体对接的部门,并且当年推行“先旅游后付款”时期的相关负责人,也已离职。如今想联系大通旅游,只能与该社一位负责人联系,而记者连续几天拨打该负责人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最后索性关机了。

  记者随后咨询了北京、湖北、湖南的部分业者,“好像没听说过省内有谁推出过‘先旅游,后付款’。”

  虽然在旅行社行业推行“先旅游,后付款”,有利于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品牌,推进旅游诚信体系的建立等等诸多好处,但在实践中却是昙花一现。

  【声音】“先游后付”需过三道坎

  当部分电商开启“货到付款”模式后,不少游客开始期盼:“何时出去玩也可以‘先旅游后付款’呢?”笔者了解到,在长沙,确实有旅行社打算尝试“先旅游后付款”,然而市场调研后却发现,在现阶段想要实践他如同天方夜谭。

  长沙园之旅旅行社总经理周谊很坦率,“近几年确实有尝试‘先旅游后付款’的冲动。我认为,这是旅行社和游客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积累稳定的客户群体,建立旅行社自身的信用体系。但经过讨论后才发现,眼下实施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旅游是体验式消费,旅行社的线路产品通常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每位游客的需求却是不同的,所谓“众口难调”。况且还有这种可能,游客参观完某景区,觉得“一见不如百闻”。如果实施了“先旅游后付款”,就有可能兑现不了“后付款”。因而,旅游产品的特性决定了预付的消费模式。

  其次,目前,旅游产品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即便是一些制订了线路产品服务标准的地区,条款也是不尽相同。比如,在吃的标准、住的档次、旅游车的标准等方面都是因地区而差异,很难实现服务的一致性。就因为旅游企业无法保证服务的规范统一,极易造成游客对服务体验的不满,进而双方产生矛盾,最终旅行社无法收到款项。

  最后,旅游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结算方式多为现结和提前支付。如机票、火车票这些旅游费用中的大头,都是提前付款。作为中介服务性质的旅行社,万一出现问题,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高额的风险。“传统旅游企业皆为轻资产企业,加之游客诚信管理体系没有形成,假如旅行社提前购买了机票或车票,游客突然说不去了,电商还可以收回没有拆包的商品进行二次销售,旅行社可无望全额收回,由此出现的退票差额谁来承担?”周谊说。

  综上所述,周谊认为,眼下实施“先旅游后付款”的条件还不成熟,旅游市场没有形成完善的游客诚信体系,光靠旅行社无法实现“先旅行后付款”这一梦想。“不可否认,目前,也有一小部分旅游企业为少量老客户提供这样的服务,但要普遍性推广还须市场检验和金融机构的介入。金融+旅游产业整合+游客诚信体系,只有这三者协调统一了,‘先旅游后付款’才有实现的可能。”

  信任是前提 担保是基础

  湖北峡州国旅是湖北接团量最大的旅行社,以年地接人数超过20万人次、电子门票单项服务近20万人次的规模位列全省1000多家旅行社首位。该社市场总监许开山说:“‘先旅游后付款’体现了旅行社的诚意,但这种诚意要建立在对游客信任和自信的基础上。”许开山坦言,曾想过在武汉市场推行“先旅游后付款”,但由于多种原因,最终并没有实施。

  不过,许开山仍然认为,在旅行社对自己的产品十分自信的情况下,特别是非常成熟的旅游产品,“先旅游后付款”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因为在操作流程上,旅行社仍需与游客签订详细的旅游合同,如果旅行社认真履行了合同,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风险,毕竟不守诚信、恶意不付款的游客还是少数。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旅行社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确实有令游客不满意的地方,游客也有权扣除相应款项,这也是对旅行社诚信建设、服务品质的督促。

  中国国际(武汉)旅行社市场总监余毅说:“实践‘先旅游后付款’对旅行社的品牌和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很高。因为旅游产品是参与度很高的体验型产品,同样的行程、同样的服务,游客的感受和满意度各有不同,这是旅游产品的特性。同时,旅游活动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是旅行社难以掌控的。所以,对旅行社而言,‘先旅游后付款’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因而,只有在对游客十分熟悉,比如老客户、会员客户等,而且有人担保的情况下,旅行社才会实施‘先旅游后付款’。”


作者: 来源: 中国旅游报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