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日照美食:即将消失的手艺——手工煎饼(2015年08月23日)


  传说煎饼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实力薄弱,常被曹兵追杀。一天,刘备大军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将士饥饿困乏,情势危急。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为浆,将铜锣置于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杀出重围。后来,当地人也习得此法,但铜锣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锣状的煎饼烙,俗称“鏊子”。从此,煎饼便在沂蒙乃至齐鲁大地上流传开来。


  它以红薯面、小麦面粉、玉米面为原料,搅成浓糊状,上热鏊摊烙而成。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营养丰富,尤其是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在台湾出版的《山东文献》上记载,黄鲫子鱼卷煎饼,为日照的食品之一绝,久食不厌。它的特点是食用方便,便于保存。


  清代蒲松龄曾作过一篇《煎饼赋》,里面写到“(煎饼)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正宗的山东煎饼正是如此。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磨糊制成的煎饼为上品,需求量增长甚快,不但本市人们喜吃,而且遍及全省各地,为身在异乡的日照人的思乡美食。


  煎饼,过去都是家庭自做自食,每家都有的,一般不到市场上出售。近年来,由于市场开放,大量的外地客商到苏北做生意,都想品尝当地的风味名吃,一饱口福。于是,煎饼以它独特的风味,打入饮食市场,成为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名食。
  现在这一传统手工制作煎饼的劳作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逐渐被机械制作的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面煎饼”所替代。由于机械制作的煎饼过于标准化,而失去了传统手工煎饼的柔韧性和特殊口感


  手工煎饼有以下几个特点:
  1、薄如纸,极易成熟和加热,煎饼不像馒头那样需几十分钟才能成熟,而且冷了以后,加热时间也不长。
  2、便于人体消化。因为做煎饼的原料都带皮壳,含粗纤维多,对消化很有帮助。
  3、易存放,不易变馊。因它含水分少,也易于晾晒。
  4、食用方便。由于它像纸一样薄,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菜肴放在上面卷起,用手拿着吃,别具风味,近似西餐中的汉堡包。
  5、具有增强牙齿咀嚼能力的作用。因为煎饼的硬度和韧性都高于馒头及其他主食品,长期食用煎饼,能够锻炼牙齿功能。


作者: 来源: 日照市旅游信息中心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