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信息网 HTTP://WWW.RIZHAO.CC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港城快讯|

 
 

 

时事快讯


世界眼中的中国旅游(2015)(2016年05月21日)


  伴随中国国际影响的持续扩大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并影响着世界,世界对中国旅游的关注也愈发密切。中国旅游的贡献、影响和竞争力,旅游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旅游管理部门所作的各项努力,中国公民的海外消费以及中国旅游企业的海外投资等都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旅游
  1、中国旅游的综合贡献
  中国旅游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2015年,根据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的测算,中国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绝对贡献分列世界第二、第一。根据该组织的预测,2015年中国旅游对GDP的综合贡献将达到18499.6亿美元,旅游总体就业将达到9413万人。
  2、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论坛(WEF)连续多年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并于2007年起每年推出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2015年《旅游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得分4.54分,在所评价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17位,首次跻身全球20强;在亚太地区位列第4位,仅次于日本、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2015-2016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国家竞争力在所评价的14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28位。2015年,中国旅游竞争力首次超过国家竞争力。
  3、中国旅游的国际参与
  2015年中国主办或参与了中国-中东欧旅游合作促进年、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中美省州旅游合作发展对话会议、东盟10+3会议、世界旅游文化大会、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1届全体大会、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和第一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旅游部长会议、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南太旅游组织部长理事会等活动;国家旅游局与印度、亚美尼亚、波兰、捷克等旅游部门签署双边协议和备忘录15个,与埃及、哥斯达黎加、巴哈马、格鲁吉亚、汤加、匈牙利国等国领导人及旅游部门负责人举行近100场双边会谈。
  此外,2015年9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论坛等机构先后确定,在未来一两年内在中国举办一系列全球性盛会。例如,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召开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1届大会通过表决,宣布中国获得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大会承办权。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主办、国家旅游局承办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将于2016年5月在北京举行。世界旅游论坛主席马丁·巴尔特教授宣布,世界旅游论坛将于2016年首次落户中国。他指出:“选择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论坛的合作国,是经过论坛组委会慎重考量并深入调研的结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无论从旅游生态资源、文化传统以及旅游市场远景等方面,中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世界旅游论坛有了中国的加盟,一定会对全球旅游业战略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二、旅游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1、旅游与“中国梦”
  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国家旅游局作出积极响应,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式。世界著名旅游学术期刊——《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于2015年刊载了国外学者韦弗(Weaver)关于“中国梦”和旅游关系的研究成果。韦弗教授指出:旅游与“中国梦”的内核是一致的,从根本上说,无论是旅游,还是“中国梦”,都是为了提升中国居民的幸福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旅游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中国梦”,应与发展文明的大众旅游向结合。
  2、旅游与消除贫困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长期以来,中国将旅游业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以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等作为重要手段,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条件。2011年至2014年间,通过发展旅游,1000多万人(约占贫困人口的10%)脱离了贫困。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到2020年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使约1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约占贫困人口的17%)。对此,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在其官方网站上对表示了赞赏。该机构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Taleb Rifai)也作出了积极评价。他说:“旅游能很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因为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很多时候,在其他经济活动受到制约或面临衰退的地区,旅游业却能够提供各种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旅游为当地提供这些机会,也能够防止农村人口向外迁徙”。
  3、旅游与经济新动力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由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各类资本的亲睐,依然保持着高速发展。尤其是新一轮的旅游投资热潮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传统的旅游项目外,此轮旅游投资主要以旅游新业态为主,邮轮旅游、研学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备受关注。针对这一趋势,英国路透社(Reuters)指出,“中国正在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投资机会,建设从露营场地到主题公园的一系列旅游景点,以此来扩大疲软经济下的投资规模。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三、中国旅游设施和市场秩序的完善
  受历史和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中国的旅游公共设施尚不完善,市场运行也不规范:厕所少、卫生差,欺诈游客、强迫游客购物时有发生,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不规范,游客不文明行为频频出现等。这些不仅制约着中国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也引发国内游客的普遍抱怨。近年来,中国旅游管理部门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1、“厕所革命”
  长期以来,在中国,如厕难是国内外游客面临的尴尬问题。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发动“厕所革命”。此事引起国际媒体的共鸣和关注。恰如英国《电报》一篇报道所言,“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对中国的旅游厕所多有抱怨,感觉中国的厕所就像一个坑,而中国终于意识到其厕所有许多可改进之处”。《今日意大利》记者在2015年中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在甘肃的戈壁沙漠,竟然看到了可以无线上网的厕所,太不可思议了!从现在起未来3年时间内,中国要进行厕所革命,计划在3年内在全国新建3.3万个公共卫生间,改造2.4万个,使其公共卫生间条件更符合国际标准”。
  2、行业管理
  旅行社和景区是旅游业的龙头行业,然而,旅行社服务质量不高、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不规范等现象长期困扰着中国旅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美国·易八达网站(Yibada)报道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旅游业也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是,其旅游景点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保证较为稳定的游客群。中国为此开出的治理药方是全面治理景区门票价格中的各种乱象。同时,中国国家旅游局吊销了12家旅行社的经营许可证,并勒令一些其他的旅行社停止营业直到完成其内部整改。这一行动将为中国赢得稳定的游客群”。针对A级景区因管理不规范而受到摘牌、警告等处罚一事,《国际财经时报》也给与了关注,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去海外旅行,这对中国国内的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了规范国内旅游市场秩序,日前中国国家旅游局宣布,全国共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而这只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进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始”。
  3、文明旅游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中产阶层的日益壮大、出境旅游政策的显著放松以及人民币相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持续升值,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迅猛增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早在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国旅游消费国,全年8300万人次出国旅游花费达到创纪录的1020亿美元。中国游客成为世界最大的买家”。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迈出国门的同时,部分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此,国家旅游局试图通过颁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记录游客不文明行为等方式加以引导和规范。路透社的报道中称,“中国将会对该国游客在旅游中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长达两年的记录管理。该国的旅游机构4月7日表示,近年来国外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一系列报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四、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
  1、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
  中国公民旺盛的出境旅游消费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15年8月,美国《福布斯》(Forbes)文章称,“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3%,达6190万,且该数字有可能更高;中国出境游客在经济困难时不减反增,一方面是因为出境游已经成为中国富人一种固有的消费方式,富有的中国人不会停止赴国外游玩,未来只会有更多原本国内游的人奔赴海外;另一方面是多国改善了对中国人的签证政策”。展望未来,人们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前景普遍保持乐观态度。法国里昂投资证券的艾伦·费希尔(Aaron Fischer)预测,“到2020年,中国游客到国外旅行的次数会翻倍,而中国游客在境外的花费会增长两倍”。德国纽伦堡GfK集团对旅游市场的研究表明,“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将达1.09亿人次,累计消费达2290亿美元,平均购买力接近国际旅游消费水平的两倍”。西班牙《国家报》指出,“到2020年,将有2亿中国人到海外旅游。中国人的旅游会改变世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感慨,“中国人的出国旅游潮可能是自商业飞机发明以来,对全球旅游业影响最大的事件。”
  与此同时,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群体的变化也引起了海外目的地的关注。德国纽伦堡GfK集团指出,“一半(50%)的中国出境旅行者为15-29岁,即‘千禧一代’,30-44岁游客占比超三分之一(37%),45-59岁占比10%。‘千禧一代’比他们的父辈(50岁及以上人群)更雄心勃勃,他们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年轻代表。他们的价格敏感度低,是亚太地区奢侈品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更珍视自由。他们尽情释放激情,追逐有意义的人生,喜欢冒险和刺激的经历。取悦他们的最佳路径是把他们视为独立自主的旅行家,而非游客”。对此,GfK全球旅游研究负责人劳伦斯总结说道,“旅游目的地要赢得中国游客的青睐,亟须重新审视中国大陆新一代年轻且思想独立的旅行者,力争乘中国大陆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之风,吸引更多的大陆游客。”
  2、目的地国家的积极努力
  面对中国游客出境游客的快速增长,各国采取多种旅游营销策略,以吸引中国游客的到来。2015年11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为了吸引中国游客,英国政府斥资160万英镑,发起一场为一些英国地标征集中文名的活动”。2015年3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指出,“中国游客增多,美国博物馆积极适应”。事实上,近来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中国游客。例如,美国实施了新的签证政策,签证有效期延长至10年,并可在线面试,可在900家银行支行中的任何一家领取签证;法国巴黎春天(Printemps)为中国游客提供专门通道,伦敦的哈罗兹(Harrods)百货公司在整个商场分散分布了100个银联终端机,并配有会讲普通话的员工;瑞士为了迎合了中国人对蓝天和清新空气的渴望,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西班牙创立“西班牙友好中国协会”的组织,授予当地14家酒店“友好中国”头衔,倾力打造“适合中国人”的酒店;爱尔兰旅游局首席执行官尼尔·吉布斯(Nail Gibbons)在李克强总理访问爱尔兰期间表示,“中国是重要的新兴旅游市场,我们将在未来的几年中着重扩大对其宣传力度。李克强总理此访,使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和了解了爱尔兰。我们将抓住机会,将宣传和营销成效最大化。我们的目标是到2017年使中国游客达到每年5万人。”

五、中国旅游企业的海外投资
  随着中国出境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近年来,中国旅游企业海外旅游投资盛况空前,并在投资区域上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足迹相一致。对此,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让·弗朗索瓦·迪·麦格里欧(Jean-Francois Di Meglio)解释说:“在某些行业,中国顾客非常重要,因此中国企业希望抓住机遇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一旦有能力就会采取收购行动。其目标通常是那些营运不佳的企业。就算没有足够的资本收购,他们也希望能少量持股或建立合作关系。面临目前国内经济不甚景气的局势,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脚步加快。”
  从具体地区来看,欧洲是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热门目的地,也成为中国旅游投资的热点地区,特别是在法国,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对此,《欧洲时报》刊登了题为《中国投资者青睐法国旅游业》的文章,指出“从酒店到机场再到旅行社,近几个月来中国投资者对欧洲旅游行业采取收购或联合的步伐加快。中国对旅游业有着无限的胃口,特别是对法国旅游业。”法国专家菲利普·勒高尔(Philippe Le Corre)也表示,“为了吸引中国的投资,那些不是中国投资首要目的国的欧洲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法国政府相当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不断简化签证手续。外交部长法比尤斯甚至还曾亲自到戴高乐机场迎接中国游客”。
 
  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译的2015年《旅游外交参考》。
  作者:宋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休闲基础理论与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徐金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长期关注旅游与现代服务业、旅游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原文刊于《2015-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出版,此处删去图表。


作者:宋瑞 徐金海 来源: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很多来源于互联网,如您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本网,并提交有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Email:info@sdrz.com
网上投稿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